清镇市凤山村:“治” 出一个和美乡村 -九游会官方网站登录

我的位置: > 党建 > 正文

清镇市凤山村:“治” 出一个和美乡村

  • 作者:晏惠轩
  • 发布时间:2024-11-24 11:34:26


 

凤山村两委在新时代文明实践站组织群众开“夜间坝坝会”宣传相关政策(张金荣 供图)_副本.jpg

凤山村两委在新时代文明实践站组织群众开“夜间坝坝会”宣传相关政策(张金荣 供图)


初冬,走进贵阳市清镇市卫城镇凤山村,漫步在凤山村“背躬田园”,道路干净整洁,青砖砌建的围墙造型独特,别有一番民族风味,村民们的庭院,花园、草坪规划有序,凉亭阁楼错落有致。


“这几年,我们村的变化实在太大了,家家户户的房屋设计都别具一格,既有洋气的围栏和庭院,又保留了乡村的原汁原味,人居环境让人眼前一亮。”近期,走进清镇市卫城镇凤山村,随处可听见村民们谈论着自己的村寨。


乡风文明,民风淳朴。近年来,清镇市卫城镇凤山村在探索推进“治风”工作中创新思路、先试先行,通过“一个机制、三支队伍、两个带动、两个规范”的“1322”模式,将少数民族文化同移风易俗有机结合,丰富繁荣群众文化生活。


凤山村2024年“民族风情跳花节”表演活动现场(张金荣 供图)_副本.jpg

凤山村2024年“民族风情跳花节”表演活动现场(张金荣 供图)


村里一直活跃着一支民族文艺队。一到闲暇之余,文艺队的队员们总会到凤山村村民广场排练。农村“治风”开展以来,文艺队将移风易俗内容与民族歌舞相结合,以免费的文艺演出替代过去昂贵的婚庆服务,在增添热闹的同时又节约开支。


“我们在民族文艺队的基础上,充分利用村文化广场规范村民酒席集中操办,便于村‘两委’和红白理事会监督管理的同时也杜绝了占道办酒、乱丢垃圾等情况。”凤山村党支部书记、村委会主任张金荣介绍,为了推动移风易俗,村里还制作了礼金簿,设计了“还礼栏”和“送礼栏”,帮助群众理清送礼逻辑,有效避免送礼攀比之风。


凤山村志愿服务队召开工作会(张金荣 供图)_副本.jpg

凤山村志愿服务队召开工作会(张金荣 供图)



截至目前,在文艺队的助力下,已累计为本村新婚夫妇提供免费婚庆服务8场,并积极倡导“50元礼金(零礼金)”理念,不断改变广大群众根深蒂固的攀比思想,越来越多的人开始赞同和接受。


“过去办一台酒花上万把块,现在村里有了自己的队伍,有演出还有家政,降低了开销。”凤山村村民纷纷点赞。


“现在,我们村办红白喜事已实现了‘三统一’,即统一地点、统一程序、统一服务。拿统一地点来说,我们把村法治文化广场作为操办红白事宜的集中办理点,有效解决了办酒场地有限的问题,还杜绝了撑杆搭棚、占道办酒的不文明现象。”张金荣说。


贵州日报天眼新闻记者 晏惠轩

编辑 孙蕙

二审 张齐

三审 陈诗宗



  •   2024年的暑假,14个来自北京、上海的孩子在贵阳进行了一场拥抱清凉夏日的深度体验。

    2024-08-26 22:35:42
  •   水车不断转动,蝉鸣伴随着浓郁的稻香宣告着秋天谷物的丰收。台江县台盘乡阳芳村,因紧邻“村ba”发源地台盘村,其依山傍水、景色宜人的环境特点,被誉为“村ba”的后花园。

    2024-08-26 21:56:24
  •   今年以来,贵州坚持就业优先战略,实施“六六就业稳岗计划”,强化省外省内就业服务“一张网”建设。

    2024-08-26 20:04:36
  •   开阳热电联产及配套项目是贵州省兴建的第一个集中供热项目,是为开阳工业园配套建设的省重点工程项目。

    2024-08-26 19:41:32
"));
网站地图